掌骨全息穴位图
掌骨全息穴位理论是基于生物全息律提出的一种穴位分布学说,认为人体的各个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信息,手掌掌骨部位对应着全身不同的脏腑和器官,刺激这些部位可以调节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掌骨全息穴位: 头颈部对应区穴位 头穴:位于食指第一掌骨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掌指关节向指尖方向约占第一掌骨长度的 1/3 处。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头部疾病。
眼穴:在食指第一掌骨桡侧,头穴与颈穴之间中点处。
对眼部疾病如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鼻穴:食指第一掌骨桡侧,靠近掌指关节处。
可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鼻部病症。
颈穴:食指第一掌骨尺侧赤白肉际处,从掌指关节向指尖方向约占第一掌骨长度的 1/3 处。
常用于缓解颈椎病、落枕等颈部不适。
上肢对应区穴位 肩穴:位于中指第一掌骨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掌指关节向指尖方向约占第一掌骨长度的 1/3 处。
对肩周炎、肩部疼痛、手臂麻木等有一定疗效。
肘穴:中指第一掌骨桡侧,肩穴与腕穴之间中点处。
可用于治疗肘部疼痛、网球肘等肘部疾病。
腕穴:中指第一掌骨桡侧,靠近指尖方向约占第一掌骨长度的 1/3 处。
针对手腕扭伤、腕管综合征等腕部问题有辅助治疗作用。
胸部对应区穴位 肺心穴:位于无名指第一掌骨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掌指关节向指尖方向约占第一掌骨长度的 1/3 处。
可调节心肺功能,对咳嗽、气喘、心悸等心肺疾病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乳腺穴:无名指第一掌骨桡侧,肺心穴与肝穴之间中点处。
常用于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的辅助治疗。
腹部对应区穴位 肝穴:位于小指第一掌骨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掌指关节向指尖方向约占第一掌骨长度的 1/3 处。
对肝脏疾病如肝炎、胆囊炎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脾胃穴:小指第一掌骨桡侧,肝穴与肾穴之间中点处。
可用于调理脾胃功能,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脾胃疾病。
肾穴:小指第一掌骨桡侧,靠近指尖方向约占第一掌骨长度的 1/3 处。
对肾虚、腰痛、尿频等肾脏相关疾病有一定疗效。
腰骶及下肢对应区穴位 腰臀穴:位于拇指近节指骨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约占近节指骨长度的 1/3 处。
可用于治疗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臀部疼痛等。
膝穴:拇指近节指骨桡侧,腰臀穴与踝穴之间中点处。
对膝关节疼痛、关节炎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踝穴:拇指近节指骨桡侧,靠近指尖方向约占近节指骨长度的 1/3 处。
常用于治疗踝关节扭伤、肿痛等问题。
在应用掌骨全息穴位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针刺、按摩、点压、贴敷等方法刺激穴位,但需要专业医生指导操作,不可自行随意施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掌骨全息穴位图(1)
掌骨全息穴位图(2)
掌骨全息穴位图(3)
掌骨全息穴位图(4)
掌骨全息穴位图(5)
掌骨全息穴位图(6)
掌骨全息穴位图(7)
掌骨全息穴位图(8)
掌骨全息穴位图(9)
掌骨全息穴位图(10)
掌骨全息穴位图(11)
掌骨全息穴位图(12)
掌骨全息穴位图(13)
掌骨全息穴位图(14)
掌骨全息穴位图(15)
掌骨全息穴位图(16)
掌骨全息穴位图(17)
掌骨全息穴位图(18)
掌骨全息穴位图(19)
掌骨全息穴位图(20)
掌骨全息穴位图(21)
掌骨全息穴位图(22)
掌骨全息穴位图(23)
掌骨全息穴位图(24)
掌骨全息穴位图(25)
掌骨全息穴位图(26)
掌骨全息穴位图(27)
掌骨全息穴位图(28)
掌骨全息穴位图(29)
掌骨全息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