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猫爪草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药物外用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以及疮痈肿毒。临床运用时,常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的药物配伍,以期达到温化寒痰、湿痰的目的。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

中药猫爪草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Ru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块根。秋末或早春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生用。

相关名字:猫爪儿草、三散草。

产地: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

性味归经:甘、辛,微温。归肝、肺经

功效:化痰散结,解毒消肿。

性状鉴别:

中药猫爪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猫爪草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呈纺锤形,多5~6个簇生,形似猫爪,长3~10mm,直径2~3mm,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久存色泽变深,微有纵皱纹,并有点状须根痕和残留须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空心或实心,粉性。气微,味微甘。

主治病证:

1.瘰疬痰核。

本品味辛以散,能化痰浊,消郁结,宜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内服外用均可,多配伍夏枯草、玄参、僵蚕等药用。

2.疔疮,蛇虫咬伤。

取本品又解毒消肿之效,临床多用鲜品捣敷患处。

此外,利用本品的发泡作用,还可治偏头痛、疟疾、牙痛。

用法用量: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15~30g,单味药可用至120g。

复方:

①治瘰疬:㈠猫爪草、夏枯草各适量。水煮,过滤取汁,再熬成膏,贴患处。㈡猫爪草四两。加水煮沸后,改用文火煎半小时,过滤取汁,加黄酒或江米甜酒(忌用白酒)为引,分四次服。第二天,用上法将原药再煎,不加黄酒服。二日一剂,连服四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猫爪草二两。水煎,分二次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小毛莨内酯、原白头翁素、二十烷酸、肉豆蔻酸十八烷基酯、豆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还含有油类及植物碱。

2.临床研究:用猫爪蜈蚣散(猫爪草、蜈蚣)口服,治疗多例颈淋巴结核,取得良效(河北中医,1990,1:10);口服猫爪草合剂,局部使用为喷喉、拭喉、含服三种方法,治疗咽喉炎均有良效(广州医药,1993,4:43);猫爪草煎水,头汁内服,复将药渣捣绒,加小金片10~12片(研细)拌匀,分2次敷于患处,治疗36例疖病,均治愈(新中医,1990,11:36)。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海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海藻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

中药娑罗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娑罗子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