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鸡“胃”里有一层金黄色角质内壁,那就是“鸡内金”。将其剥离后,洗净晒干,可入药。当然,鸭内金、鹅内金也可入药,但效果都不及鸡内金。中医学认为,鸡内金的功能主要有三:消食积、止遗尿、化结石。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的沙囊内壁。
鸡内金: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剥取(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 )内壁,洗净,干燥。生用、炒用或醋制入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相关名字:鸡肫皮、鸡肶胵、鸡黄皮、鸡食皮、鸡合子、鸡中金。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性状鉴别:


鸡内金: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的片状物,有明显的波浪式皱纹,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表面金黄色、黄褐色或黄绿色,老鸡的鸡内金则微黑。质薄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有光泽。气微腥,味淡微苦。以干燥、完整、个大、色黄者为佳。
炒鸡内金: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或烫法炒至鼓起。本品表面暗黄褐色至焦黄色,用放大镜观察,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轻折即断,断面有光泽。
醋鸡内金: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法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每100kg鸡内金,用醋15kg。
主治病证:
1.饮食积滞,小儿疳积。
本品消食化积作用较强,并可健运脾胃,故广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证。病情较轻者,单味研未服即有效,如《千金方》独用本品治消化不良引起反胃吐食;若配山楂、麦芽等,可增强消食导滞作用,治疗食积较重者。若与白术、山药、使君子等同用,可治小儿脾虚疳积。
2.肾虚遗精、遗尿。
本品可固精缩尿止遗。如《吉林中草药》即以鸡内金单味炒焦研未,温酒送服治遗精;若以本品配菟丝子,桑螵蛸等,可治遗尿,如鸡肶胵散(《圣惠方》)。
3.砂石淋证,胆结石。
本品入膀胱经,有化坚消石之功。《医林集要》以本品“烧存性”,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现常与金钱草等药同用,治砂石淋证或胆结石。
用法用量:煎服,3~10g ;研未服,每次1.5~3g。研未服效果比煎剂好。
使用注意:脾虚无积滞者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泄利。”
2.《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
3.《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鸡内金含胃激素、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以及18种氨基酸等。
2.临床研究:据报道,用鸡内金或经适当配伍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体虚遗精、无阻力性尿失禁、小儿遗尿、尿频等多种疾病,疗效满意。
近年还报道:用金矾散(炙鸡内金、枯矾各等分)以淡盐糖水送服,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效果满意(云南中医杂志,1984,3∶21);服用由鸡内金、茵陈等组成的摩罗丹治疗萎缩性胃炎325例,每次服1~2丸,日3次,饭前服,连服3个月为1疗程,经胃镜复查,有效率60.9%(中医药,1989,3∶25);用鸡内金50g、青皮、陈皮各20g,研细末,每次服10g,日3次,治疗胃石症280例,治愈率96.8%(时珍国医国药,1988,2∶117);此外,又用本品治疗骨髓前角灰质炎后遗症、扁平疣等疾病。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 上一篇:中药香橼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中药鹤虱(附鉴别用药)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