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治疗黄疸:紫花地丁性寒无毒,可入肝经,对治疗黄疸有显著的效果。每天将紫花地丁,研成粉末用酒送服即可,连续服用7天,黄疸即可消退。
2.治疗恶疮。紫花地丁有清热消肿功效,将紫花地丁与苍耳一起合用,对于治疗恶疮,可有显著功效。
3.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炎,乳腺炎及咽喉炎等疾病,平时常用紫花地丁泡水喝还可以预防感冒。
紫花地丁的主要用途
1.紫花地丁植株低矮,早春开花,花朵颜色紫色鲜艳,可以盆栽或地栽观赏应用。
2.它的全草药用,根据研究紫花地丁含有70多种化合物,包括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和其他化合物,其性寒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3.它的嫩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作为野菜食用,焯水后可做汤、和面蒸食和煮菜粥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食用方法
春秋季采摘嫩茎叶,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入水中略微焯一下,捞出后可凉拌,或与其他菜品一起炒食,也可与肉类一起炖汤。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抑菌的功效。
对症方剂
1.麦粒肿:紫花地丁、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各25g,板蓝根50g。水煎服,每日1剂。
2.疔毒痈疮、红肿热痛:鲜紫花地丁适量。捣汁,滤渣,服用药汁,并将药渣敷贴于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
3.黄疸内热:紫花地丁适量。研末,每服15g,白酒送服。
4.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紫花地丁、金银花各21g,连翘、乳香、没药、牡丹皮、延胡索、大黄(后入)各9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用。
5.疮初起,麻痒相兼,隐隐作痛,红肿灼热: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连翘、栀子、蒲公英、半枝莲各15g,白七叶一枝花9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6.疔疮、痈疡疖肿: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紫背天葵子各6g,金银花15g。水煎,去渣,热服,盖上被子出汗。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的作用。
7.乳痈、一切毒:紫花地丁、蒲公英各8g。以流水洗净,水煎,去渣,将药汁接着熬成膏,敷贴于患处。每日1贴。
适宜人群
适合疔疮肿毒、乳痈肠痈、毒蛇咬伤者等。
禁忌人群
1.性寒,凡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长期腹泻者禁多量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