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脉穴位图
针灸学中,经脉穴位是重要组成部分,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穴位则分布于这些经脉之上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
主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
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咽喉部疾病等。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沿上肢内侧中间入肘窝,过腕部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
常用穴位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等。
对心脏疾病、神志病等有较好疗效。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向上夹食管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末端。
主要穴位包括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等。
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等。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沿着食指桡侧缘,经过第1、2掌骨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行,至肩部,向后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然后向前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穴位有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等。
可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热病等。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主要穴位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等。
对五官疾病、热病、神志病等有治疗作用。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沿手背尺侧缘,直上至腕部尺侧,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过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向下进入缺盆,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膈肌,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常用穴位有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等。
可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神志病等。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管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主要穴位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
可治疗脾胃病、妇科病等。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 1 寸处,向上沿小腿内侧中线,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常用穴位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等。
对肝病、妇科病、男科病等有疗效。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贯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主要穴位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等。
可治疗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到额前。
其穴位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
针灸经脉穴位图(1)
针灸经脉穴位图(2)
针灸经脉穴位图(3)
针灸经脉穴位图(4)
针灸经脉穴位图(5)
针灸经脉穴位图(6)
针灸经脉穴位图(7)
针灸经脉穴位图(8)
针灸经脉穴位图(9)
针灸经脉穴位图(10)
针灸经脉穴位图(11)
针灸经脉穴位图(12)
针灸经脉穴位图(13)
针灸经脉穴位图(14)
针灸经脉穴位图(15)
针灸经脉穴位图(16)
针灸经脉穴位图(17)
针灸经脉穴位图(18)
针灸经脉穴位图(19)
针灸经脉穴位图(20)
针灸经脉穴位图(21)
针灸经脉穴位图(22)
针灸经脉穴位图(23)
针灸经脉穴位图(24)
针灸经脉穴位图(25)
针灸经脉穴位图(26)
针灸经脉穴位图(27)
针灸经脉穴位图(28)
针灸经脉穴位图(29)
针灸经脉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