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神经穴位图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奶牛重要的神经穴位及其作用: 天门穴 位置:位于两耳根之间、枕骨脊前缘的凹陷中。
神经分布:有枕神经分支分布。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奶牛的中暑、昏迷、癫痫、感冒、脑充血等病症。
通过针刺该穴位,可以起到镇静安神、醒脑开窍的作用。
例如,当奶牛出现中暑昏迷症状时,刺激天门穴有助于促使其苏醒 。
睛明穴 位置:在眼眶内角、眼球与眶骨之间的凹陷中。
神经分布:有面神经的颞支和滑车下神经分布。
主治:主要针对奶牛的眼病,如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等。
针刺睛明穴能够疏通眼部经络气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对恢复奶牛视力和眼部健康有积极作用。
耳尖穴 位置:在耳背侧缘中部,距耳尖约2厘米处的血管上,左右耳各一穴。
神经分布:有耳大神经和枕神经分布。
主治:常用于治疗奶牛的发热、中暑、感冒、眼病、中毒等。
此穴位放血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
当奶牛发热时,通过在耳尖穴适量放血,有助于降低体温。
百会穴 位置:位于腰荐十字部,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
神经分布:有腰荐神经丛的分支分布。
主治:对于奶牛的腰胯疼痛、后肢麻木、瘫痪、泄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刺激百会穴可以调节腰部和后躯的气血运行,增强局部肌肉的张力,改善神经功能,对恢复奶牛后躯运动功能和治疗多种脏腑疾病有辅助作用。
尾根穴 位置:在尾根部,尾椎腹侧正中,距尾根约 2 厘米处的凹陷中。
神经分布:有尾神经分布。
主治:可用于治疗奶牛的泄泻、消化不良、腰胯疼痛、后躯麻痹等。
针刺尾根穴能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对改善后躯神经功能、缓解疼痛也有一定作用。
奶牛神经穴位图(1)
奶牛神经穴位图(2)
奶牛神经穴位图(3)
奶牛神经穴位图(4)
奶牛神经穴位图(5)
奶牛神经穴位图(6)
奶牛神经穴位图(7)
奶牛神经穴位图(8)
奶牛神经穴位图(9)
奶牛神经穴位图(10)
奶牛神经穴位图(11)
奶牛神经穴位图(12)
奶牛神经穴位图(13)
奶牛神经穴位图(14)
奶牛神经穴位图(15)
奶牛神经穴位图(16)
奶牛神经穴位图(17)
奶牛神经穴位图(18)
奶牛神经穴位图(19)
奶牛神经穴位图(20)
奶牛神经穴位图(21)
奶牛神经穴位图(22)
奶牛神经穴位图(23)
奶牛神经穴位图(24)
奶牛神经穴位图(25)
奶牛神经穴位图(26)
奶牛神经穴位图(27)
奶牛神经穴位图(28)
奶牛神经穴位图(29)
奶牛神经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