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除湿健脾穴位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除湿健脾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简单取穴方法是,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外侧向下量四横指,在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即是。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等多种功效。

刺激该穴位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脾胃对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转输,从而帮助身体排出湿气,改善因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应用:日常保健可采用艾灸或按摩的方式。

艾灸时,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上方2 - 3厘米处,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周2 - 3次。

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适中,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阴陵泉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可先找到胫骨内侧髁,其下方的凹陷处即为阴陵泉穴。

功效: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擅长健脾利湿、通利三焦。

它能够促进体内水液代谢,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能力,对于湿气困脾所引起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应用:针刺该穴位时,直刺0.8 - 1.2寸。

也可进行按摩,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日2 - 3次,以穴位处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还可以采用艾灸,方法同足三里穴。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也就是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处。

功效:中脘穴归属任脉,为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功效。

它处于人体胃脘部,是脾胃之气汇聚之处,刺激中脘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排除脾胃中的寒湿之邪,改善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的湿邪内生问题。

应用:按摩时,双手重叠,以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0 - 15分钟,每天1 - 2次。

艾灸时,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次艾灸15 - 20分钟,每周2 - 3次。

针刺一般直刺0.5 - 1寸 。

丰隆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功效: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有化痰祛湿、健脾和胃的作用。

它不仅能去除脾胃的痰湿,还能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对于因痰湿内阻引起的肥胖、咳嗽痰多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应用:按摩丰隆穴时,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穴位,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 - 5分钟,早晚各一次。

也可进行艾灸,艾条温和灸15 - 20分钟,每周2 - 3次。

针刺时,直刺1 - 1.5寸。

脾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脾俞穴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功效。

刺激脾俞穴可以增强脾脏功能,促进脾脏对水湿的运化和代谢,改善脾虚症状,从而达到除湿健脾的目的。

应用:按摩时,可采用指揉法,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次3 - 5分钟,每日1 - 2次。

艾灸时,可使用艾条温和灸,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每次15 - 20分钟,每周2 - 3次。

针刺一般斜刺0.5 - 0.8寸。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3)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4)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5)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6)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7)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8)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9)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0)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1)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2)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3)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4)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5)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6)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7)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8)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19)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0)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1)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2)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3)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4)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5)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6)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7)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8)

除湿健脾穴位图

除湿健脾穴位图(29)

您可能感兴趣

头疼穴位图讲解

头疼穴位图讲解

缓解头痛的6个穴位六经头痛辨证,看你是哪个部位头痛六经头痛 |

行间穴位图谱

行间穴位图谱

行间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养生小知识:肝经之行间行间

胯上穴位图

胯上穴位图

腰胯疼痛,腰腿病症寻居髎穴臀部,是人体寒气最重的地方髋骨穴:祛

下肢艾灸穴位图

下肢艾灸穴位图

腿部三条经络,以及穴位详细图谱!常用穴位系列五之下肢常用穴位腿

前胸正面穴位图

前胸正面穴位图

经常按摩气血足气色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跟随蜜仟私美小z老师一起

除皱按摩穴位图

除皱按摩穴位图

祛皱 印堂穴 面部皱纹 皱纹 改善皱纹 养生 穴位皮肤管理师必知的

气血的穴位图

气血的穴位图

女人调养气血的8大穴位!中医认为:色不衰身体健,离不开血和气 8个

公孙穴位图图片

公孙穴位图图片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公孙穴位置图按摩 每天坚持用拇指

脚背降压穴位图

脚背降压穴位图

脚背反射区图艾灸穴位|降低高血压的6大开关!有谁知道脚上的穴位

腹部十二穴位图

腹部十二穴位图

超全腹部穴位经络解析图.皮肤管理知识 穴位按摩 经络疏 经络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