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炙面瘫穴位图
艾灸对于面瘫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穴位: 阳白穴 位置:在头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功效:该穴属于足少阳胆经,艾灸此穴可疏散头面风热、清利头目,对面瘫导致的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四白穴 位置:在面部,当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
功效: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四白穴能起到祛风明目、通经活络的效果,有助于改善面瘫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鼻唇沟变浅等情况。
颧髎穴 位置: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功效: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艾灸颧髎穴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面瘫造成的面部麻木、口角歪斜等表现。
颊车穴 位置: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功效:为足阳明胃经穴位,艾灸颊车穴可促进面部气血运行,减轻面瘫患者张口不利、嘴角下垂等症状。
地仓穴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功效:归足阳明胃经,艾灸地仓穴能有效改善面瘫导致的口角歪斜,增强面部肌肉的力量,促进面部表情恢复正常。
翳风穴 位置: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功效:属手少阳三焦经,艾灸此穴可起到聪耳明目、疏风通络的作用,对于面瘫伴有耳鸣、耳部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能改善面部气血循环。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艾灸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中医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刺激该穴对面瘫有整体的调理作用。
在进行艾灸治疗面瘫时,一般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艾灸10 - 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疗面瘫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根据病情的阶段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穴位和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面瘫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配合药物、针灸等综合治疗手段 。
艾炙面瘫穴位图(1)
艾炙面瘫穴位图(2)
艾炙面瘫穴位图(3)
艾炙面瘫穴位图(4)
艾炙面瘫穴位图(5)
艾炙面瘫穴位图(6)
艾炙面瘫穴位图(7)
艾炙面瘫穴位图(8)
艾炙面瘫穴位图(9)
艾炙面瘫穴位图(10)
艾炙面瘫穴位图(11)
艾炙面瘫穴位图(12)
艾炙面瘫穴位图(13)
艾炙面瘫穴位图(14)
艾炙面瘫穴位图(15)
艾炙面瘫穴位图(16)
艾炙面瘫穴位图(17)
艾炙面瘫穴位图(18)
艾炙面瘫穴位图(19)
艾炙面瘫穴位图(20)
艾炙面瘫穴位图(21)
艾炙面瘫穴位图(22)
艾炙面瘫穴位图(23)
艾炙面瘫穴位图(24)
艾炙面瘫穴位图(25)
艾炙面瘫穴位图(26)
艾炙面瘫穴位图(27)
艾炙面瘫穴位图(28)
艾炙面瘫穴位图(29)
艾炙面瘫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