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穴位图
颈后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风池穴 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疏风清热、醒脑开窍、聪耳明目。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症;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症。
临床上常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配睛明穴、攒竹穴、光明穴治疗目疾。
天柱穴 定位:位于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功效:清头明目、强筋健骨 。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肩背痛等。
比如,经常伏案工作导致颈部疼痛僵硬,按摩天柱穴能有效缓解不适;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刺激该穴位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临床常配风池穴、百会穴治头痛、眩晕;配大椎穴、后溪穴治项强。
大椎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功效:解表清热、疏风散寒、通阳理气、截疟止痫。
主治: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症;骨蒸潮热;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例如感冒发烧时,艾灸大椎穴可帮助发汗解表,减轻症状。
临床常配肺俞穴、曲池穴治外感发热;配陶道穴、身柱穴治小儿惊风。
哑门穴 定位:在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功效:息风清神、开窍利咽。
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等。
常用于治疗中风失语、癔病性失语等语言障碍类疾病。
不过针刺此穴时要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免发生意外。
临床常配廉泉穴、通里穴治舌强不语;配百会穴、人中穴治癫狂痫。
完骨穴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功效:平肝息风、疏通经络。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齿痛、癫痫、疟疾等。
尤其对于偏头痛以及颈部肌肉紧张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临床常配风池穴、天柱穴治头痛、项强。
颈后穴位图(1)
颈后穴位图(2)
颈后穴位图(3)
颈后穴位图(4)
颈后穴位图(5)
颈后穴位图(6)
颈后穴位图(7)
颈后穴位图(8)
颈后穴位图(9)
颈后穴位图(10)
颈后穴位图(11)
颈后穴位图(12)
颈后穴位图(13)
颈后穴位图(14)
颈后穴位图(15)
颈后穴位图(16)
颈后穴位图(17)
颈后穴位图(18)
颈后穴位图(19)
颈后穴位图(20)
颈后穴位图(21)
颈后穴位图(22)
颈后穴位图(23)
颈后穴位图(24)
颈后穴位图(25)
颈后穴位图(26)
颈后穴位图(27)
颈后穴位图(28)
颈后穴位图(29)
颈后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