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健康常识 > 详情

中药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肢体痹痛、跌打损伤之瘀痛等。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证。

本期中药:郁金,本品和片姜黄、姜黄、莪术是姜科一家人。郁金为姜科姜黄属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这四个品种的干燥块根(侧根或不定根膨大的根),一般认为姜黄块根的郁金药效最强。

中药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野生或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摘取块根,除去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矾水炙用。

相关名字:玉金、白丝郁金。

产地:温郁金主产于浙江,以温州地区最有名,为道地药材;黄郁金(植物郁金)及绿丝郁金(蓬莪术)主产于四川;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性状鉴别:

中药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①黄郁金

又名:黄丝郁金。安宫牛黄丸中用的就是黄丝郁金。其呈纺锤形,有的一端细长,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断面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大、肥满、外皮皱纹细、断面橙黄色者为佳。

②温郁金

温郁金又称黑郁金、白丝郁金,呈长纺锤形而稍扁,两端钝尖,表面灰褐色,具纵直或杂乱皱纹,质坚硬,断面角质样,多灰黑色或棕褐色,有光泽,中部有一颜色较浅的环,中心扁圆形。略有姜气,味辛苦。

③桂郁金

广西莪术(桂郁金)块根长圆锥形或民圆形,长2-6.5cm,直径1-1.8cm 。表面暗棕色或土黄色,具疏浅纵纹及较粗糙网状纹理。质坚硬。断面角质,灰棕至棕色,内皮层较明显。气微,味微辛苦。

④绿丝郁金

莪术(绿丝郁金)块根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3.5cm,直径1-1.2cm ,表白灰色或灰黑色,具皱纹。质坚硬、断面个角债,微显灰棕色,内皮层较明显。气微,味淡。

主治病证:

1.气滞血瘀之胸、胁、腹痛。

本品味辛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故治气血瘀滞之痛证。常与木香配伍,气郁倍木香,血瘀倍郁金,如颠倒木金散(《医宗金鉴》);若治肝郁气滞之胸胁刺痛,可配柴胡、白芍、香附等药用。若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可配瓜蒌、薤白、丹参等药用;若治肝郁有热、气滞血瘀之痛经、乳房作胀,常配柴胡、栀子、当归、川芎等药,如宣郁通经汤(《傅青主女科》);若治癥瘕痞块,可配鳖甲、莪术、丹参、青皮等。

2. 热病神昏,癫痫痰闭。

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且性寒入心经,能清心热,故可用于痰浊蒙蔽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可配伍石菖蒲、栀子,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癫痫痰闭之证,可配伍白矾以化痰开窍,如白金丸(《摄生众妙方》)。

3. 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

郁金性寒清热,味苦能降泄,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降气止血,用于气火上逆之吐血、衄血、倒经,可配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解郁降火,如生地黄汤(《医学心悟》);用于热结下焦,伤及血络之尿血、血淋,可与生地、小蓟等药同用,如郁金散(《普济方》)。

4. 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

郁金性寒入肝胆经,能清利肝胆湿热,可治湿热黄疸,配茵陈蒿、栀子;配伍金钱草可治胆石症。

用法用量:煎服,5~12g;研末服,2~5g。

使用注意:畏丁香。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癫狂。”

2.《本草汇言》:“郁金清气化坛散瘀血之药也,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为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故治胸胃膈痛,两胁胀满,肚腹攻疼,饮食不思等证;又治经脉逆行,吐血衄血,唾血血腥。此药能降气,气降则火降,而痰与血亦各循其安所之处而归原矣。”

3.《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莰烯、樟脑、倍半萜烯等)、姜黄素、姜黄酮等。另含淀粉、多糖、脂肪油、橡胶、水芹烯等。

2.临床研究:用金蒲丹(郁金、石菖蒲、丹参各40g,香附20g),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2.8g,口服,每次1~25片,日2次,配小剂量抗精神病西药,6周为1疗程,治疗精神分裂症204例。结果治愈64例,显著进步70例,进步49例,无效21例,且副作用少(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9):529)。川郁金粉(或片),每次5~10g,日服3次,如无不适反应加量至10~15g,日服3次,3个月为1疗程,治疗室性早搏52例,结果:基本治愈14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5%(北京中医,1984,(3):18)。用白金丸(郁金与明矾按7:1的比例,加50%蜜水制丸),每次服6g,饭后服用,每日2~3次,20天为1疗程,治疗高脂血症344例。结果胆固醇有82.8%降低,甘油三脂71.2%降低(江西中医药,1981,(1):1)。另有用郁金传染性肝炎、血管神经性头痛、肝血管瘤、胆囊炎、胆石症和急性乳腺炎等。

鉴别用药

香附与郁金均能疏肝解郁,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证。然香附药性偏温,专入气分,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长于治疗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而郁金药性偏寒,既入血分,又入气分,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长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之痛证。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您可能感兴趣

中药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乳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乳香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夏天无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夏天无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

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调畅血脉,通经止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活血调经药。本类药物性

中药桃仁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桃仁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调畅血脉,通经止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活血调经药。本类药物性

中药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活血疗伤,治疗伤科疾患为主的药物,称为活血疗伤药。本类药物性

中药皂荚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皂荚的功效与作用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

中药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凡以调畅血脉,通经止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活血调经药。本类药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