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足三里穴位”。
足三里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用的穴位,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定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简单的取穴方法:可以正坐屈膝,用同侧的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四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即为足三里。
所属经络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是人体重要经络之一,与消化系统等密切相关,而足三里作为胃经的主要穴位,对调节胃经气血起着关键作用。
生理功能 具有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消食化积、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等功效。
主治病症 消化系统疾病:对胃痛、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各种脾胃病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刺激足三里可以调节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例如,对于因饮食不节导致的消化不良、胃脘胀满,针刺或按摩足三里能有效缓解症状。
心血管系统疾病: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
研究表明,长期刺激足三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免疫系统疾病:足三里有强壮保健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日常艾灸足三里可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容易生病的人群。
神经系统疾病:对于失眠、头痛、头晕、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病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脑部供血,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比如中风患者出现肢体偏瘫、言语不利等后遗症时,足三里常作为重要穴位进行针灸康复治疗。
其他病症:还可用于治疗下肢痿痹、膝关节疼痛等下肢病症;此外,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保健应用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每次15 - 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每周可进行2 - 3次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补益气血的作用,尤其适合虚寒体质者。
长期坚持艾灸足三里,可起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经常按摩足三里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疲劳。
针刺:由专业医生进行针刺操作,针刺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通常为0.5 - 1.5寸。
针刺足三里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感染。
三里穴位图(1)
三里穴位图(2)
三里穴位图(3)
三里穴位图(4)
三里穴位图(5)
三里穴位图(6)
三里穴位图(7)
三里穴位图(8)
三里穴位图(9)
三里穴位图(10)
三里穴位图(11)
三里穴位图(12)
三里穴位图(13)
三里穴位图(14)
三里穴位图(15)
三里穴位图(16)
三里穴位图(17)
三里穴位图(18)
三里穴位图(19)
三里穴位图(20)
三里穴位图(21)
三里穴位图(22)
三里穴位图(23)
三里穴位图(24)
三里穴位图(25)
三里穴位图(26)
三里穴位图(27)
三里穴位图(28)
三里穴位图(29)
三里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