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的穴位图
上臂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它们对于调节身体气血、缓解病痛等有着积极作用。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内侧穴位 极泉穴 位置: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功效: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可用于治疗心痛、心悸等心脏病症,以及肩臂疼痛、胁肋疼痛等经络病症,还对上肢麻木、肩周炎等有一定疗效。
应用:现代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辅助治疗。
当出现胸闷、心痛时,弹拨极泉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此外,对于长期伏案导致的肩部、手臂酸痛,按摩此穴也能起到放松作用。
青灵穴 位置:在臂内侧,当极泉穴与少海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功效:具有养心安神、通络止痛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头痛、振寒、目黄、胁痛、肩臂疼痛等病症。
应用:对于因心经气血不畅引起的心烦、失眠等有一定调节作用;在缓解上肢内侧疼痛方面也有应用,比如颈椎病导致的上肢放射性疼痛涉及此部位时,可按摩青灵穴。
外侧穴位 肩髃穴 位置: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疏散风热、通利关节。
是治疗肩部疾病的常用穴位,对肩周炎、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等有显著疗效,还可用于治疗瘾疹等皮肤病症。
应用:在临床中,无论是肩周炎引起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还是中风后遗症导致的上肢偏瘫,肩髃穴都是重要的治疗穴位。
常配合其他穴位进行针灸、推拿治疗。
日常保健中,活动肩部前后适当按摩此穴,可预防肩部疾病。
臂臑穴 位置: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
功效:清热明目、通络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肩臂疼痛不举、颈项拘挛等上肢、颈项病症,以及目疾,如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
应用: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按摩臂臑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对肩周炎、网球肘等引起的肩部、肘部疼痛,刺激该穴位也能减轻症状。
曲池穴 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清热解表、调和气血、疏风止痒、消肿止痛。
可用于治疗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也能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还对高血压、荨麻疹、湿疹等有一定疗效。
应用:在治疗感冒发热时,按摩曲池穴可帮助退热;对于皮肤过敏、瘙痒等问题,刺激此穴能起到疏风止痒的效果。
在养生保健方面,经常按摩曲池穴有助于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
后侧穴位 天井穴 位置: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散结、通经活络。
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病症,以及瘰疬、肩臂痛等病症。
应用:对于偏头痛患者,按摩天井穴可缓解疼痛症状;在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瘰疬)时,该穴位也常被选用,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
清冷渊穴 位置:在臂外侧,屈肘,当肘尖直上2寸,天井穴上1寸处。
功效:清热泻火、通络止痛。
可用于治疗头痛、目黄、肩臂疼痛等病症。
应用:当出现因上火导致的头痛、眼睛红肿,或者肩部、手臂后侧疼痛时,可通过按摩清冷渊穴来缓解症状。
上臂的穴位图(1)
上臂的穴位图(2)
上臂的穴位图(3)
上臂的穴位图(4)
上臂的穴位图(5)
上臂的穴位图(6)
上臂的穴位图(7)
上臂的穴位图(8)
上臂的穴位图(9)
上臂的穴位图(10)
上臂的穴位图(11)
上臂的穴位图(12)
上臂的穴位图(13)
上臂的穴位图(14)
上臂的穴位图(15)
上臂的穴位图(16)
上臂的穴位图(17)
上臂的穴位图(18)
上臂的穴位图(19)
上臂的穴位图(20)
上臂的穴位图(21)
上臂的穴位图(22)
上臂的穴位图(23)
上臂的穴位图(24)
上臂的穴位图(25)
上臂的穴位图(26)
上臂的穴位图(27)
上臂的穴位图(28)
上臂的穴位图(29)
上臂的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