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针灸穴位图
你想问的可能是“后背针灸穴位”。
后背分布着众多重要穴位,在中医诊疗和养生保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督脉穴位 大椎穴 定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即是。
功效:解表清热、疏风散寒、通阳理气。
它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能调节一身阳气,增强人体抵抗力。
应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颈椎病、肩背痛等病症。
命门穴 定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约与肚脐相对。
功效:温肾壮阳、填精补髓、强健腰膝。
对人体的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应用:可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寒不孕、腰膝酸软、五更泄泻等肾阳亏虚之症。
至阳穴 定位: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可先找到两侧肩胛下角,其连线与脊柱相交处即为第7胸椎棘突,下方凹陷就是至阳穴。
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利胆退黄。
能调节胸腹部气机。
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胸胁胀满、黄疸、胃脘疼痛、咳嗽气喘等病症。
膀胱经穴位 肺俞穴 定位: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宣肺止咳、清热理气、疏风解表。
是肺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可调节肺脏功能。
应用: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潮热、盗汗等肺部疾病。
心俞穴 定位:在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宁心安神、通络止痛、宽胸理气。
可调节心脏气血,改善心脏功能。
应用: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心痛等心系病症。
肝俞穴 定位: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疏肝利胆、养血明目、清热降火。
对肝脏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应用:常用于治疗胁痛、黄疸、目赤肿痛、眩晕、夜盲等肝胆及眼部疾病。
脾俞穴 定位: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益气养血。
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应用:主要治疗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虚弱病症。
肾俞穴 定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强腰。
对肾脏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
应用: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耳鸣、耳聋、月经不调等肾系病症。
委中穴 定位: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舒筋活络、凉血解毒、清热利湿。
是膀胱经气血汇聚之处,有较强的通利作用。
应用:可用于治疗腰背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丹毒等病症。
针灸操作具有专业性和风险性,如需进行针灸治疗,请务必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不可自行随意施针,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后备针灸穴位图(1)
后备针灸穴位图(2)
后备针灸穴位图(3)
后备针灸穴位图(4)
后备针灸穴位图(5)
后备针灸穴位图(6)
后备针灸穴位图(7)
后备针灸穴位图(8)
后备针灸穴位图(9)
后备针灸穴位图(10)
后备针灸穴位图(11)
后备针灸穴位图(12)
后备针灸穴位图(13)
后备针灸穴位图(14)
后备针灸穴位图(15)
后备针灸穴位图(16)
后备针灸穴位图(17)
后备针灸穴位图(18)
后备针灸穴位图(19)
后备针灸穴位图(20)
后备针灸穴位图(21)
后备针灸穴位图(22)
后备针灸穴位图(23)
后备针灸穴位图(24)
后备针灸穴位图(25)
后备针灸穴位图(26)
后备针灸穴位图(27)
后备针灸穴位图(28)
后备针灸穴位图(29)
后备针灸穴位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