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章门穴位图
章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同时也是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具有重要的生理和治疗意义。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定位 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
简便取穴法:通常双手叉腰,在肋弓下缘可触及一游离的肋骨,其下方即是章门穴。
主治病症 消化系统病症:章门穴对脾胃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腹胀、泄泻、痞块、胁痛、黄疸等消化系统疾病。
比如,对于肝郁脾虚导致的腹胀、消化不良,刺激该穴位能起到疏肝健脾、理气消胀的效果。
肝胆病症:由于其归属于肝经,与肝脏密切相关,因此可辅助治疗胁肋疼痛、黄疸等肝胆方面的问题。
当出现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胁肋部疼痛时,按摩章门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症状。
其他病症:还能治疗小儿疳积、消瘦等儿科病症,以及肢体痿软无力等。
保健方法 按摩:一般采用指揉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在章门穴上,以穴位为中心,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力度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 3 - 5 分钟,每日 1 - 2 次。
长期坚持按摩,有助于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艾灸:艾灸章门穴可选择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穴位皮肤 2 - 3 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每次艾灸 15 - 20 分钟,每周 2 - 3 次。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作用,尤其适合虚寒体质人群。
肝章门穴位图(1)
肝章门穴位图(2)
肝章门穴位图(3)
肝章门穴位图(4)
肝章门穴位图(5)
肝章门穴位图(6)
肝章门穴位图(7)
肝章门穴位图(8)
肝章门穴位图(9)
肝章门穴位图(10)
肝章门穴位图(11)
肝章门穴位图(12)
肝章门穴位图(13)
肝章门穴位图(14)
肝章门穴位图(15)
肝章门穴位图(16)
肝章门穴位图(17)
肝章门穴位图(18)
肝章门穴位图(19)
肝章门穴位图(20)
肝章门穴位图(21)
肝章门穴位图(22)
肝章门穴位图(23)
肝章门穴位图(24)
肝章门穴位图(25)
肝章门穴位图(26)
肝章门穴位图(27)
肝章门穴位图(28)
肝章门穴位图(29)
肝章门穴位图(30)